EMI雙語計畫介紹
EMI雙語計畫介紹
因應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擁有與國際溝通的能力已然成為與世界接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必備關鍵,而英語為當前全球主要的共通語言,英語力的養成已成為非英語系國家的重視課題。
政府致力於提升國民英語能力,透過跨部會研討規劃、推動相關政策,以2030年為目標,將台灣打造為雙語國家,培育雙語專業人才、營造大學國際化環境、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即EMI),深化國家人才與產業的競爭力,拓展國際視野。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 (簡稱醫科院) 是以培育具創新知識、國際視野、領導能力之智慧醫藥產業人才為重,以達「厚植生科能量、發展產業鏈結」為目標,達成具國際影響力之一流醫學大學學院。醫科院大學部主要培育國家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簡稱醫技系) 人才,畢業生銜接臨床、生技產業、學術研究等三大主軸,故推動雙語學習為一環重中之重的教育,可使其掌握國際生物科技與醫藥於研發和產業之脈動。另研究所以特色研究:醫學資訊、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神經醫學、轉譯醫學等銜接雙語教育培育出具國際觀與國際競爭力的生技醫藥高階人才。因此,本院之推動雙語教育計畫訂立為以「培育接軌國際智慧醫藥產業人才」為目標。
為了推動師生的雙語學習及培養學生國際觀與產業競爭力,本院將以三大策略為方向,其推動架構如下圖:
一、開設本院特色微學程,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院將以智慧藥物研發商品化為導向學習,規劃開設特色 EMI 微學程:(1) 腫瘤分子生物微學程。預計以普通生物學、腫瘤分子生物學與微環境課程為基礎,透過全英語課程,建立學生基礎生物學及癌症生物學之相關知識,到專業的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進階腫瘤生物學等深入學習,最後讓學生瞭解癌症科技發展臨床現況、應用,以及未來精準治療在癌症的機會與挑戰。(2) 臨床產業鏈結微學程,旨在培養學生建立基礎生物醫學知識及醫學資料分析能力,進而學習專業的藥物設計與開發,藥物藥理作用,以及相關臨床應用知識,學習如何將臨床研究、臨床試驗與產業發展互動,並利用全英語化課程學習,提供雙語化學習,提升學生接軌國際產業之競爭力。
二、鼓勵學生多元學習,增進國際交流:
為輔助學生適應雙語學習環境,本院規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管道,包含(1) 創立「新生 EMI 課程訓練營」,提供學生 EMI 課程前導訓練;(2) 邀請國際盟校教師參與課程共授,將國際議題融入課程內容;(3) 開設國際線上學習平台自學課程、鏈結國際盟校資源,例如:本院已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共開 MOOCs 課程。未來將更積極擴展盟校及姊妹校線上課程合作。(4) 與海內外盟校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及工作坊,邀請國外專家學者到校演講,創造學生與國際接軌學習機會。(5) 發展雙聯學制,例如本院醫技系與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醫資所與美國南新罕布夏大學有進行雙聯學位計畫,可提供學生海外學習機會。
三、創造優質雙語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及鏈結國際生醫產業:
(1) 創造優質雙語環境:本院規劃逐年開設英語專業課程、積極招募國際學生,定期舉辦跨文化活動促進本國生與外國學生互動,創造雙語友善校園。(2) 鏈結國際生醫產業:強化與國內外生醫產業鏈結,每年與海外生醫產業合作,提供學生見實習機會,帶領學生參加海外生技產業交流會、邀請臨床試驗之業界講師參與 EMI 課程授課,提供學生接觸最新的生醫產業發展趨勢和技術,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與就業前景。(3) 參與國際創新創業加速器:將研發進行商品化規劃,參與國際創新產業加速器人才培訓計畫,推動研究具專利性並推動衍生新創於國際,展現創新研發量能。
本院之預期目標為至 2025 年(1) 開設 5 個 EMI 微學程,105 門 EMI 實體課程,9 門 EMI 線上課程,(2) 本國學生大二起英文能力 B2 以上達 30 % 、大四起英文能力 B2 以上達 35% ,(3) 25 % 大二學生及 100% 碩一學生所修學分 20% 以上為 EMI 課程,(4) 教師參與國際 EMI 師培認證達 8 人次,(5) 教師參與 EMI 教學資源中心師生培訓提升至 18 人次。透過以上 EMI 課程推動策略,有效培育學生具國際視野和國際產業競爭力的生技醫藥專業人才,進而提升國家生技醫藥產業發展和全球競爭力。
綜觀上述策略,本院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雙語學習環境,透過特色微學程、多元學習管道、國際交流活動、強化生醫產業鏈結與創新創業的推動,提供學生優質雙語學習課程,並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競爭力,培育接軌國際的智慧醫藥產業人才。